我们知道在脱氮工艺中,硝化建立,氨氮达标了,COD一般都是达标的,那为什么氨氮达标了,COD居高不下?
什么是COD?
化学需氧量(COD或CODcr)是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以氧的mg/L表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这些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但一般水及废水中无机还原性物质的数量相对不大,而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COD可作为有机物质相对含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为什么氨氮达标了,COD居高不下?
在高氨氮废水调试初期,建立硝化系统时,往往会在一个阶段停留很长一段时间,那就是亚硝酸盐累积的阶段——也就是实现了短程硝化!当然这个阶段是我们搞污水处理梦寐以求的阶段,因为污水处理最前沿的厌氧氨氧化必不可少的步骤!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比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多了两步(短程反硝化:先实现全程硝化,然后再短程反硝化实现亚硝酸盐的积累),并不是最优的步骤,正式由于低浓度废水短程硝化的难实现性,所以,从事高氨氮废水目前实现短程硝化或者厌氧氨氧化的小伙伴不要认为短程硝化是很简单的事情,如果谁能把低浓度的市政污水在不分地域的情况搞定短程硝化,在历史上也会留下一笔的!
结合COD的概念,我们可以发现在短程硝化的环节就包含了一个导致出水COD异常的原因,即短程硝化阶段产生了的还原性亚硝酸盐的累积,导致COD的测定不够准确,从而在低有机物的情况下,测量的COD反而超标!
亚硝酸盐影响COD如何消除?
1、提高反硝化效率
一般硝态氮高是因为碳源的缺少导致的,可以控制CN(COD:TN)比在4~6。
反硝化效率还跟内回流比有关,在控制好内回流携带的DO(或者说保证反硝化池缺氧环境)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内回流比,一般控制在200%~400%,当然内回流比越大,脱氮效率越高!
2、等待短程硝化变成全程硝化
短程硝化很难维持很长时间,短程硝化对温度、曝气量等等要求比较苛刻,所以,这种情况可以让子弹飞一会,给他成长空间,让其变成全程硝化,这样你的问题就变成了《氨氮达标,TN居高不下是什么原因》了!
开云网页版(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官网由业内资深环保专家团队组建,专注于污水处理工程设备、药剂的研发和销售以及环保工程项目运营,特别是在复合碳源上有独有的专业技术,在水务、固废和环卫项目上有多项委托运营经验。通过药剂、设备和运营三轮驱动,致力于为各级政府部门、生态投资建设运营商、经销商提供专业服务。